发布日期:2022-05-23 浏览次数: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首次全面呈现了西安都市圈未来全貌,提出了多个新型城市发展方向。这里能够发现与智慧照明相关的多个目标,具体可归纳为照明产业在古城西安规划中的四个发展方向。
一、文旅景观照明
在城市历史文化建设行动中,《规划》多个目标中提到要加强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并加强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高新嘉会汇坊等“夜长安”地标性聚集区建设,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在落实这些城市建设行动中,文旅景观照明将成为西安在夜间持续传承古都历史文化的核心产业领域。
二、多功能智慧杆
在推进公共设施互联互动上,《规划》提出,加快5G通讯基站和无线互联网热点部署,以推动交通、能源、电网、水利、环保、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着力建设智慧化都市圈。《规划》一系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的提出,为近年来拥有“多杆合一”、“一杆多能”等特点的多功能智慧杆落地应用明确了大方向。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西安一直在多功能智慧杆的建设中走在国内西北地区城市中的前列。
2020年4月,20根智慧灯杆开始在西安航天基地航天中路“上岗”。至2021年1月,该航天基地已建成智慧灯杆185根。这些智慧灯杆不仅能实时摄像头、一键报警,还通过装有的先进5G设备,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与整个智慧航天全景协同系统互联互通,为智慧城市建设打造“航天样板”。
2020年9月,5G智慧灯杆开始在新通车的西安第一条智慧公路——省道107关中环线全面铺开建设。这些智慧灯杆不仅能实现智能照明控制、故障自动报警、视频监控、LED屏信息显示、环境监测等多项智能应用,还能实现无线5Gwifi热点覆盖,为群众提供免费的网络服务。更为亮眼的是,这些智慧灯杆能搭载多种传感器,用于监测风向、风速、温湿度、PM2.5和噪音等,实现对道路环境和气象的智能监测,助力交通运输管理智慧化水平的提升。
2021年1月,西安北客站周边道路以智慧路灯、智慧照明系统和综合交通枢纽指挥中心为基础,利用5G通信基站,实现北客站智慧路灯的“一杆多能”,集成视频识别、智慧照明、WIFI热点、环境感应器、气象监测、管网检测等功能于一体,并在杆件顶部预留5G微基站的拓展空间,助推综合站场交通网络的智慧化改造。
2021年9月,在华体科技的助力下,西安西咸新区首条“多杆合一”智慧灯杆示范路——尚航六路、能源二路建成。集照明、交通、监控、通信等多类设施为一体的智慧灯杆推动了该路段城市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实现了资源“共享、集约、统筹”,大幅降低了城市的建设成本,同时也为西咸新区全域智慧路灯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案例样本。
此外,2020年6月至今,集LED智能灯控、井盖监测、垃圾桶满溢监测、绿化土壤温湿度监测、环保监测、智能交通、安防摄像、公共广播、基站通信等功能的“多杆合一”智慧灯杆纷纷在西安全市12个区、开发区示范街599条背街小巷开建,为其提供安装载体、供电、供网等基础保障的同时,还为智慧城管、智慧街区、智慧安防、智慧照明、无线城市提供通信支持和数据资源。
《规划》中相关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细则的出台,将推动多功能智慧杆在西安建设模式与应用场景的创新,让照明跨界科技为当地社会大众不断兑现民生价值。
三、农业光照科技
在都市圈农业发展环节,《规划》提出了要打造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现代化农业繁育基地,加快设施化城市近郊蔬菜、时令瓜果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净菜供应体系。该举措的提出,让种植照明产品在都市农业创新模式中发挥能动作用提供了地方政策条件。
四、低碳绿色照明
在推动西安中心城区瘦身健体目标中,《规划》提出要加强城市照明节能管理,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在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中,《规划》也提出了要推进城市照明绿色转型,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这一系列城市管理统筹计划的制定,揭示了照明节能化行动在今后不仅是西安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一环,更是引导当地社会大众树立绿色环保用光意识的重要之举。
与《规划》里相关城市照明节能计划相关的是,西安全市近年来在照明能耗控制上采取了实际行动。其中,智能化控制成为了这个千年古都城市照明节能管理的点睛之笔。
2020年1月,西安钟楼亮化改造后重新开启夜景照明。为了实现该地标建设的最佳照明节能效果,亮化项目施工方不仅采用比起传统照明灯具更节能环保LED灯具,更在照明控制方面采取夜间、日常、假日多种控制模式,以实现按需用能的效果。
2020年4月,西安市城管局更印发《西安市城市夜景照明启闭时间管理实施方案》,对西安全市夜景照明分平日、周末、节日进行多模式管控。值得关注的是,平日模式下,该政策要求重要商业区域和城市节点每日22时关灯,居民住宅楼夜景照明每日21时关灯。该政策还特别提到,西安市内各级规划部门要牵头制定规划,将西安城市夜景空间划分为许可设置区、限制设置区和黑暗天空保护区,并根据区域的规划要求合理设置夜景灯光,更好地保护好城市的夜间生态。
2021年5月,西安碑林区在雁塔北路、东大街、南大街、长安北路、东二环、南二环等多条十四运重点道路的景观照明升级中打造了“一平台、两系统、三模式”。该模式以“智慧城市照明控制平台”为依托,对碑林全区的城市景观照明实施实时监管、实时分析、实时统计、实时反馈,避免照明整体通亮扰民的同时,有效降低照明系统用电能耗。
在城市照明管理系统的充分运用的基础上,《规划》里相关城市照明节能举措的逐步落实,将让更多智能化的照明节能手段从西安的城市管理端下沉到社会大众生活圈,让有科技智慧的绿色低碳灯光照亮古都民众生活的每一个细小角落。
《规划》的出台,为照明业界带来的不仅是无限市场机遇,更有产业变革、科技创新的契机与大方向。展望未来,在国内城乡融合发展的都市圈经济的带动下,照明行业将从中发挥更多元化的作用,智能照明创造无限可能!
截屏or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7391939275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